走进革命老区 北师大学子以青春传承抗战精神

发布日期:2025-08-2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时光荏苒,那段无数先辈为民族独立浴血奋战的历史,始终是镌刻在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丰碑。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在魏桥优师基金的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组织“木铎金声”大学生艺术团于8月20日赴淄博市沂源县开展文艺汇演,丰富了革命老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吸引众多老区居民到场参与。实践成员通过舞蹈、声乐、朗诵、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将红色精神生动表达,让红色基因更好传承,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写下了生动注脚。


图片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演出现场,实践成员与当地居民共同唱响《黄河大合唱》,激昂的歌声穿越时空,仿佛将人们带回那个军民同心、共抗外敌的年代。


图片


图片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的警钟长鸣,到1945年日寇签署投降书的历史时刻,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抗敌歌》与《游击队歌》共同奏响,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礼赞;舞蹈《无名的功勋》将观众带回到那段谍影浮动的峥嵘岁月;器乐演奏《南泥湾》《九儿》《光明行》引领观众领略艰苦抗战中的别样生机;朗诵《秋瑾》以“让全天下的母亲和孩子都能得到温饱”的朴素理想,深深触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弦;《悬旌》与《薪火》的传承,正是革命的火种在今日的又一次延续。《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感召着现场观众,共同发出“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从渤海之滨到泰山之巅,从沂蒙山区到鲁西南平原,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不屈的抗争印记,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英雄的热血荣光。



8月21日,山东沂蒙革命老区教育公益交流座谈会在东方汇泉桃花岛会议室举行。北师大代表团宣讲了"强师工程"的相关内容,分享了在县域师资赋能方面的经验,并与沂源县教体局、县人社局等部门以及沂源一中就县域教育人才需求进行了对接,深入探讨了"启航计划"在沂源的实施路径、教育实践基地的搭建以及在职教师研修等关键问题,为推动当地教育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

魏桥优师基金


2023年,滨州士平公益基金会携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魏桥优师基金,该项目以实际行动赋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动能,切实助力国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演出的"木铎金声"大学生艺术团中有16名“优师计划”师范生,他们以艺术为桥梁,向秉持“实业报国”精神的建设者们传递“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更以青春之名践行“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让公益情怀与教育理想在舞台上同频共振。